在许多家庭中,孩子抗拒上学的情况并不少见:早晨起床拖延、编造理由请假、甚至哭闹拒绝。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责备或强硬要求,但这往往让问题更加严重,甚至演变成长期厌学。那么,家长究竟该如何科学应对?
本文将分享面对孩子抗拒上学,家长必须做好的五件事,帮助孩子重建积极的学习态度。
一、冷静接纳情绪,避免情绪对抗
孩子抗拒上学时,情绪通常已经高度紧张,家长如果一味指责或吼叫,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。
✅ 正确做法:先接纳孩子的情绪,可以说:“我知道你现在很不想去学校,能告诉我为什么吗?”让孩子感到被理解,才有可能敞开心扉。
二、找出抗拒原因,而非表面问题
孩子不想上学,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:
学习困难:成绩跟不上,产生挫败感。
人际矛盾:被同学排挤、遭遇校园霸凌。
情绪困扰: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✅ 家长要做:通过温和提问、与老师沟通,弄清根本原因,而不是停留在“你就是贪玩”这样的简单归因。
三、调整家庭沟通方式,减少压力传递
过高的学业要求或频繁比较,会让孩子产生“我不够好”的压力,从而逃避学校。
✅ 建议:
避免动辄说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减少负面暗示。
更多使用积极语言,例如:“我相信你能做到,我们一起找办法。”
四、循序渐进,帮助孩子重新适应学校节奏
如果孩子已出现严重抗拒,不要期望“一夜回归”。
✅ 方法:
先从短时间返校开始,如每天先去半天,逐步增加时间。
与老师协作,给予孩子更多支持,减少心理负担。
五、必要时寻求专业干预
如果孩子长期抗拒,伴随情绪崩溃、自我封闭、睡眠紊乱,家长需警惕可能存在焦虑、抑郁或厌学倾向。
✅ 解决途径:
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。
或选择专业青少年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机构,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学习动力。
湖北正苗启德的专业帮助
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,专注解决厌学、叛逆、游戏成瘾、情绪障碍等问题,采用心理疏导+行为干预+家庭教育指导三维模式,帮助孩子找回学习动力,帮助家庭恢复和谐。
结语
面对孩子抗拒上学,家长要做的不是简单“逼迫”,而是理解+引导+支持,用科学方式帮助孩子渡过难关,让学习回归本质:成长和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