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育实践中,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:
“孩子总说学不动了,努力也没用。”
“成绩一不好,他就彻底放弃。”
这种现象背后的核心心理问题,往往是自我效能感低下。心理学认为,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信念。它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努力、能否坚持、能不能看到希望。
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在大量案例中发现,厌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不足,导致他们缺乏学习动力,甚至产生逃避心理。那么,如何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重拾信心?
一、为什么厌学学生自我效能感低?
1. 长期成绩不理想,形成“习得性无助”
孩子多次尝试仍失败,容易认定“再努力也没用”,从而放弃学习。
2. 家长期望过高,频繁打击
当孩子努力仍得不到认可,反而遭遇批评,自信心进一步受损。
3. 缺乏情感支持,情绪压抑
孤独、压力大,却无人倾听,孩子容易陷入否定自我的循环。
二、心理辅导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核心策略
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总结了三大关键方法:
1. 重塑“可实现目标”,体验成功感
将“大目标”拆解成“小步骤”,让孩子在每一次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。
**例如:**数学差?先定“每天完成5道题”,逐步提高难度,帮助孩子看到“努力有用”。
2. 积极暗示+认知重建
引导孩子识别并替换消极信念:
“我不行” → “我还可以通过练习提高”
借助心理暗示和积极反馈,让孩子逐渐相信“我能做到”。
3. 提供情绪支持,增强内在动力
心理辅导不仅仅是讲道理,更是倾听孩子的情绪,让他们感到被理解、被接纳。
在安全、无压力的环境中,孩子更容易表达困惑,释放负面情绪,重建学习信心。
三、家庭配合:家长要做到这两点
✔ 减少打压,增加鼓励
认可孩子的努力,而不是盯着成绩打击。
✔ 参与目标管理
和孩子一起设定合理目标,避免“过高期望”带来的挫败感。
四、何时需要专业干预?
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表现,家长需尽早寻求专业帮助:
✔ 长时间拒绝学习、逃避学校
✔ 情绪低落、经常说“我没用”
✔ 过度沉迷手机,甚至离家出走
湖北正苗启德青少年特训学校通过:
心理疏导+自我效能训练
情绪管理+学习习惯塑造
家庭沟通修复课程
帮助孩子打破“否定—厌学—逃避”的恶性循环,让他们重新相信自己,重拾学习动力!
✅ 结语
厌学并非孩子“懒”,而是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。科学的心理辅导,可以帮助孩子重建自我效能感,重新找到“我能行”的力量。